南北“双雄”争霸,国内胶原蛋白市场迎来新变局

发布时间:2022-08-18   来源: 网络    

2022年,热度最高的医美成分是什么?答案无疑是胶原蛋白。今年6月,主打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的锦波生物北交所上市申报材料取得了受理,这是时隔巨子生物赴港上市、创尔生物宣布进军北交所后,国内胶原蛋白市场的又一起IPO。而胶原蛋白的大热,也将有着将近二十年品牌沉淀的广州暨源生物推向了聚光灯下。北有巨子生物,南有暨源生物,群雄割据,南北较量,谁才是胶原蛋白市场真正的龙头?

胶原蛋白异军突起

胶原蛋白是维持皮肤厚度和弹性的重要成份,随着年龄的增长,皮肤中胶原蛋白的含量也不会逐步减少。在功能护肤品赛道中,时隔玻尿酸之后,胶原蛋白赛道近两年开始异军突起。

比起玻尿酸,胶原蛋白填充效果更自然,效果保持时间宽。胶原蛋白填满剂不仅可以起到支撑填充的作用,还能够强化的组织活性,增进胶原蛋白再生;逐渐分解的新生的组织与周围正常皮肤协同构建局部矫正起到,对于填充泪沟、去黑眼圈效果好。

在功效护肤领域,胶原蛋白具有增进创面伤口、孕育保温、美白嫩肤等功效。同时,针对皮肤干燥、脱屑、红斑、肿痛、毛细血管扩张的皮肤屏障损毁症状,也有较好的提高作用。

根据公开资料,Ⅲ型胶原蛋白可为面部肌肤获取弹性与水润光泽,因其在婴儿肌肤含量高达80%,因此也被称作“婴儿胶原”。随着年龄的快速增长,Ⅲ型胶原蛋白制备的速度及其在组织中占到比会逐步降低。因此,补足外源性Ⅲ型胶原蛋白是恢复肌肤弹性和水润度的有效途径。

实际上,胶原蛋白并不是一种新成分,早在2009年,第一款胶原蛋白填满剂就转入了中国消费市场。相比玻尿酸,胶原蛋白获批作为医美领域填满剂的时间更早于,功效相似,但胶原蛋白的商业化进程比玻尿酸要缓慢。

胶原蛋白为何此前一直不温不火?暨南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院长、暨源生物及思美润首席科学家黄亚东教授分析称,早期应用于的胶原蛋白是动物的组织提取的,这种动物源性胶原在医学临床应用过程中存在一定程度的人畜共患病毒交叉感染风险和易产生免疫系统排斥反应等安全性隐患。此外,FDA和欧盟对动物源胶原蛋白在医学等领域的应用于有具体容许,这在相当大程度上阻碍了胶原蛋白的临床应用与行业发展。

随着合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医用胶原产业实现了两个根本性改变。一是生产工艺方法由传统的提取法转变为基因工程发酵法生产重组胶原蛋白;二是胶原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也构建了由动物源性向人源化分子结构的改变。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与人体自身的胶原蛋白100%同源,不易再次发生过敏与免疫排斥反应,临床应用于的安全性更高。这两个转变使得胶原蛋白在行业中火热一起。

目前国内胶原蛋白市场主要分成“动物源性胶原蛋白”和“重组胶原蛋白”两大类。市场上类人胶原蛋白、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均属于重组胶原蛋白的范畴。

近两年来,胶原蛋白的大规模市场化应用于开始兴起。黄亚东教授回应,目前胶原蛋白作为原料应用于主要分三个等级:初级应用是作为功效护肤的核心原料;中级应用于是以胶原蛋白作为基材开发的医用敷料,例如重组人源化Ⅲ型胶原蛋白张贴消毒、液体敷料及冻干纤维;高级应用于是植入类医械材料,如医美用注射填充剂。他预测,未来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仅次于的应用领域是再生医学与组织工程,如的组织工程支架、类器官或人工器官的构建。

市场争夺战打响

虽然胶原蛋白商业化进程相对缓慢,但并不影响它的市场潜力。胶原蛋白是继玻尿酸之后,又一热门细分领域,被称为“医美界的茅台”。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数据表明,2021年中国胶原蛋白产品市场规模约为288亿元,2027年预计达到1738亿元。其中,重组胶原蛋白仅次于的细分市场是功能性护肤品,市场规模将达到645亿元,超过透明酸的617亿元。

极大的市场规模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竞逐者。根据天眼坎的数据,从2021年开始,我国新增胶原蛋白涉及企业79家。截至今年8月,又追加10多家胶原蛋白相关企业。

有业内人士表示,“从投资角度来看,医美赛道仍然是以技术驱动产品迭代的增长逻辑。一是足够有效的技术创新,二是有广泛消费者基础的发展赛道,这两点是胶原蛋白市场火一起的原因之一。”胶原蛋白市场在基因重组技术有所突破后,从产品表现形态到渠道的多样性,以及消费者的认知度,都与当前市场需求衔接得极为流畅,使得其隐隐成为玻尿酸之后的第二大“明星”单品。

此前上市的“玻尿酸三巨头”华熙、昊海、爱美客市场展现出十分亮眼,现在胶原蛋白沦为了明日之星,备受瞩目。尽管大家都想瓜分这块大蛋糕,但真正具有竞争力的团队寥寥无几。

朱亚东教授分析道,按照金字塔模型,国内从事胶原蛋白的企业可分成三类。最底部的企业不掌控核心技术,仅订购原料展开应用研究与产品登记,这类企业数量是最少的。中间层企业具有自主研发产品原料的能力,核心原料掌握在自己手上,这类企业数量受限,在国内大约有四五家。金字塔顶部的企业在未来的竞争格局中占有着核心优势,这类型企业具有深厚的研发实力和品牌渠道优势,但在国内寥寥无几。

中信证券关于胶原蛋白的最新研报表明,目前现有公司体量尚小,广泛在优势品类以外的相关领域进行布局,仅有覆盖面积是未来的方向,消费属性强的产品最不具规模爆发力。

南北“双雄”争霸

近期,国内重组胶原蛋白龙头巨子生物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人,拟于港交所主板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此番措施,也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之一。巨子生物成立于2000年,其牵头创始人分别是巨子生物首席科学家范代娣教授及其丈夫严建亚。

巨子生物冲刺上市,使得与其有着相近背景的暨源生物也引起了业内的关注。仔细分析可以发现,暨源生物和巨子生物具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核心团队均为学院派名门,产学研合作开发,在技术研发层面掌握着优势。一个在西安,研发相结合西北大学;一个在广州,研发依托暨南大学,两者南北天下无敌。

据了解,从2012年开始,暨源生物就开始了重组胶原蛋白的研究及产业化应用于研发。目前以黄亚东教授为首的科研团队已成功开发了多种不同分子结构与功能的系列重组人源胶原蛋白,并构建了规模化量产。该研发项目已分别列为2020年度广州市重点研发计划重大专项和2021年度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绿色生物制造”重大专项,并获得资助。新增许可国家发明专利多件,发表多篇 SCI 论文。暨源生物与暨南大学展开了深度产学研合作,建立了校企牵头创新研究院,为持续开发获取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北有巨子南有暨源,胶原蛋白市场正呈现出南北“双雄”割据局面。在研发生产方面,巨子生物覆盖了从原料端到终端产品的全链条。而暨源生物也已经构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产业链,还包括上游功效测评、原料研发与生产、功效护肤品与医美消毒生产等。

在胶原蛋白领域,暨源生物还进行了长线布局。“我们通过分子结构分析,设计建构了9种包括有所不同功能结构域,分子量大小有所不同的重组人源化I/Ⅲ型胶原蛋白分子。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使用有所不同分子结构或功能的胶原蛋白分子作为基材来研发相应的产品。”黄亚东教授讲解说,目前,暨源生物在产品管线上,不管是护肤原料、医美敷料还是植入填充剂均有所布局。

在品牌培育方面,巨子生物旗下有可复美等核心品牌。而暨源生物自律研发出有的独家专利成分重组人源化Ⅲ型胶原蛋白备受行业注目,其旗下品牌思美润SMR积极布局鎗字号产品,推展医美消费市场规范发展。新研发的械字号产品还包括重组人源化Ⅲ型胶原蛋白冻干始配型消毒、液体辅料及张贴消毒等,均可对肌肤进行医学保养,重塑肌肤弹性。

近日,思美润还召开了品牌战略升级发布会,利用其独家专利成分重组人源化Ⅲ型胶原蛋白,探讨和首创全新的医美术后修复新赛道,针对性地发布了“7天黄金保养计划”和“0347修护法则”,该法则,能实现与医美联合增效,让美更美的目的,解决问题消费者医美后的仅次于痛点。

朱亚东教授回应,未来思美润将之后探讨医美领域,开发出更多品类的功能材料与医械产品,还包括功效护肤原料、医美消毒以及的组织工程支架等医械产品。在时机成熟的时候,也将南北资本市场。

【记者】黄晓韵 赵兵辉

【作者】 黄晓韵;赵兵辉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猜你喜欢